Zhu模型是由中国科学家朱步瑶教授团队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表面能计算方法,它是在经典的Fowkes模型和Owens模型基础上的重要改进。该模型的理论成果对于表面科学领域,特别是利用视频接触角测量仪进行固体表面能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准备两种已知表面能分量的液体,如“水”和“二✳甲烷”,二者的γₗᵈ、γₗᵖ是公开可查的标准数据。使用光学接触角测定仪分别测量这两种液体在该固体表面的静态接触角θ₁(水)和θ₂(二✳甲烷)。根据OWRK模型的固-液界面能公式γₛₗ=γₛᵥ+γ...
OWRK(Owens-Wendt-Rabel-Kaelble)的标准译法是欧文斯-温特-拉贝尔-凯尔布尔法,这是一种用于测量固体表面能的经典科学方法,通常简称“OWRK法”。该名称由四位提出或完善该方法的学者名字组合而成,翻译时采用“姓氏音...
仅知道液体表面张力和接触角不能直接求出固体表面能,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表面能计算模型(如Fowkes模型、OWRK模型等),并补充液体的表面能分数量(极性、色散分量等)才能计算。固体表面能通常是“总表面能”,其构成复杂(包含色散力、极性力、氢键...
色散力(DispersionForce):所有分子的“基础力”,色散力是普遍存在于一切分子(包括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由分子瞬间偶极矩相互作用产生,是分子间力中最基础、广泛的一种。分子内的电子在不断运动,某一瞬间电子云可能偏向分子的一侧...
色散力是分子之间的基础吸引力,色散分量是这种吸引力在材料表面张力上的具体体现,前者是“微观原因”,后者是“宏观结果”。色散力:所有分子都有,是分子间因为电子云波动产生的微弱吸引力,是微观层面的“力”。色散分量:所有材料表面都有,是无数分子的...
不是所有粗糙表面都能用Wenzel模型。该模型有一个关键前提:液体必须全填满固体表面的粗糙缝隙,实现“固液全接触”,而不能有空气残留于缝隙中。这一前提是否成立,往往需借助接触角测试仪进行实验验证。若液体未能全填充粗糙结构(例如水滴仅与粗糙表...
Wenzel方程的关键是“r1”,这个因子会直接影响cosθᵥ的大小,进而改变实际接触角θᵥ,最终体现为“润湿性被放大”。例如,原本亲水的固体(θ₀0),比如光滑的玻璃(θ₀≈30°,亲水),当玻璃变粗糙(比如磨砂玻璃,r=2),代入公式:...